员工习作

当前位置:首页>企业文化>员工习作
全部 168 月刊简报 84 群团活动 11 员工习作 66 教育培训 7

忆红电往昔 创美好未来

时间:2017-07-12   作者:程永灿   来源:本站   访问量:533

时值初夏的傍晚,华灯初上,看着窗外旖旎的霓虹,思绪也随着微风渐远,过去难忘而美好的回忆,一幕幕悠然于眼前,那是我与公司在悠悠岁月中共同弹奏的一曲高山流水。

时间总是不经意间白了少年头,如白驹过隙,可追忆却无法紧握。回顾公司和我走过的十多个春夏秋冬,不得不感慨时光如箭,岁月如梭。时值今日,红山及红宝公司已经分别走过了25和15个年头。25年,是十二生肖的两次轮回,是常人生命的三分之一,也是整整四分之一个世纪。它见证了公司从无到有,从普通企业到行业标杆的成长历程,也见证了全体红电红宝人在董事长带领下一次次不畏险阻的勇攀高峰。而作为陪伴公司从呱呱坠地至今日长成参天大树的第一代老员工,我感到由衷的骄傲和幸福。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旖旎风光秀。犹记25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听闻红山农场将建设一座供热型自备电厂,我满怀信心地前去二分厂进行应聘。经历了一个个辗转难眠的等待的夜晚,终于在92年6月25日收到了公司的录取通知信。数日后,公司要求去湖州培训,我却因为一些错综复杂的原因错过了培训班车,不免心灰意冷。但此时董事长的一席话点醒了我“学习理论知识固然重要,动手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缺少了实践的理论犹如纸上谈兵,而公司目前急需机修人才,希望你能留下来学习机修技术”。于是我听从董事长的劝导,于同年8月25日正式上班,进入检修部门。刚完成入职手续,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建工作。彼时土建刚动工,条件异常艰苦,没有厂房,也没有仓库、机修间等。在负责人陆长发的带领下,我们机修组一行4人各自分工,着手搭建临时机修棚和仓库。大家卯足了劲地开始制作铁门、钢窗,并开始学习电焊、气割等技术。由于条件所限,焊接时受伤时有发生,记得一次电弧花溅入眼中,疼得撕心裂肺,眼中布满血丝,晚上辗转难眠,但到第二天,仍然红着眼去工作。此外,拉钢、搬砖块等重活也是家常便饭,常常累的回家倒头就睡。就这样工作了四五个月,消极的想法却在我心中生根发芽。考虑到当时自己已经拜师学习木工手艺,倘若在外面承包装修工作,收入比在公司要高些,并且没有机修工作这么辛苦,是继续留在公司,还是回去做木工,我进入了艰难的抉择。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我没有放弃岗位,并下定决心与公司共进退。在这之后,经过全体职工不懈的努力,公司厂房建起来了,设备安装调试并顺利并网发电,我也逐渐从一个没有机修基础知识的初学者成长为掌握一定机修能力并能独当一面的员工。1994年4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公司派我去东方汽轮机厂进行学习,此次实践理论学习使我掌握了很多的专业检修知识。在此后的工作中,我不断虚心求教,结合自身的理论,举一反三,有效的提升了专业素养。遇到抢修的紧急情况,也能有条不紊,在造成损失前完成公司下达的抢修任务。时至2003年公司发展到七炉五机时,我已然成为红山热电机修队伍中技术经验比较专业的员工之一,在工作中也经常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得到了董事长的特殊奖励。

工作不会一帆风顺,事业也不会一蹴而就。2003年6月23日,我迎来了职业生涯中最大的一次转折。仍然记得那天上午,董事长找我谈话,因海宁盐仓开发区新办的红宝热电厂已经进入安装和调试阶段,急需检修技术人员去现场管理,希望我能担起这个任务。在公司利益面前,我选择将个人的困难抛诸脑后。“上班不方便,家人不理解”这些都不是问题,公司需要我在哪,哪里就应该有我的身影。于是,我开始了在红宝热电工作的新篇章。初到红宝,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没有一条像样的马路,围墙外到处是芦苇滩,现场十分荒芜,放眼只有寥寥数个工厂。居住条件也非常艰苦,寝室里晚上蚊虫很多,用了蚊香也效果不明显,睡眠质量堪忧。就是在这样人生地不熟的环境里,第一批红宝人不畏困苦,齐心共进,对1#、2#锅炉和1#、2#汽轮机陆续进行了调试和并网运行,对调试和安装中存在缺陷及时进行指出和整改,并于05年实现三炉三机安装完成及并网发电。

1-2#机组并网运行后,我被公司安排负责检修工艺专管,技术指导等工作,而后又兼任检修班长,使我逐步走上管理岗位。在公司科学的管理体系和严明的管理制度下,我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付出总有回报,伴随着公司的不断壮大,我本人也从红宝热电一名普通员工逐步成长为生技科副科长。回首走过的路程,我感到自己在紧张的工作节奏中得到了充足的锻炼,我也深刻体会到年轻时候的历练是一种无形的财富,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游刃有余。而更多的,是对公司不胜的感激和热爱,企业就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漫漫职业生涯的前方;它又似一个舞台,给我的工作打上了镁光,让我能尽情展示自己;但它终是一个大家庭,因为这里有太多传我经验,助我成长的师长,以及彼此相携,同舟共济的同志们。

今天,我们见证了历史,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全体红电人以“ 奉献、拼搏、求实、高效”的企业精神为准绳,向着“设备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效益一流”的目标奋进。而明天,我们将开创历史,虽然在前行途中将艰难险阻,但我们始终坚信,公司必将劈风斩浪,扬帆远航,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评委点评:企业如一盏明灯,照亮人生,更彰显人生价值,一座厂,一盏灯,一生情。






上一篇:    记回忆红电二十五年——感恩

下一篇:    一个男孩的故事

发表评论:

评论记录: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